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機車阻礙了台灣城市的商業發展?

台灣人是機車上的民族,統計至2016年底,平均每一百人就有91.4台機車(*1)。機車白天時將人們從家運送到公司、工業區,下班時再將人們送回家中休息,造就了台灣早年的經濟奇蹟。不過有沒有可能時至今日,機車的生活形態反而阻礙了台灣的城市商業發展?

接下來的文章將機車的停放視為地理學中常見的一個觀念─鄰避設施(NimbyNot In My Back Yard)。首先說明現況中台灣城市的商業活動是如何擺脫機車而朝向精緻化發展,再說明機車的停放是如何成為商業發展的鄰避設施,最後提出我認為的解決方案。

本文的討論扣除大台北地區。雖然台北的機車數量仍然驚人,但台北除了是步行人口最多的地區之外也已是台灣商業發展的翹楚,因此討論台北的狀況對本題沒有幫助。

來源

機車停放是每一個以精緻化為目標的商家都亟欲擺脫的景觀。回想自己家附近都有的那一間咖啡店或是異國餐館,店外總是會擺放著幾盆盆栽或是幾張長椅,將門前的空間圍起來,暗示著來客不要將機車停進騎樓,精心營造出店內悠閒與街道紛擾之間的過渡地帶。盆栽內的空間是商家可以控制的,被設計出成為另人享受的、消費才能獲得的。當對空間控制的渴望放大,則有了台灣中南部這幾年來在零售業大放異彩的大型商城。高雄大魯閣草衙道、高雄夢時代、台南南紡購物中心、屏東環球購物中心等,大型商場代表著對內空間的宰制,寬敞、明亮、秩序幾乎已是每一間購物中心室內設計的教條。資本額不如財團龐大的人則透過社區再造將環境打造成理想的空間,台南市的假日徒步街神農街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後從政府的商業重劃區台北信義特區、台中勤美綠園道等可以觀察出每一個成功的商業區都留有寬敞的行人空間,都是以行人為主體的。

機車的低廉交通成本雖然讓我們在台灣的任何一個地點都可以開始做起自己的生意、讓任何人都可以到達我們的店面消費,但台灣商業發展至今,卻開始嫌棄了這樣的模式,為什麼?

第一,當生意越來越好,無論是想要擴大客群還是要抓住回流客都變的困難。當來店的客人越來越多,停車將會以店面為圓心向外擴張,除了必須要找停車位之外,還增加了步行的距離。這對期望能夠直接停在店門口的機車族而言是很大的成本。因此客群的擴張會停止,回流客的消費意願會降低。

自繪

第二,機車停放產生的景觀破壞使得精緻化變的困難。或斜或歪的機車停放、可能還停在人行道上,偶爾與你擦肩而過。人與人、機車與機車會彼此自動保持適當的距離,可是當行人與機車走在一起,彼此對舒適距離的期待變得不一樣,待在那裡便使我們感受到壓力。除了消費、拍照之外不想時常待在當地。無法令人享受的環境使得高利潤的精緻餐飲業、服飾業因此難以發展。附近也將因為混亂停車的情形難以做生意,阻礙了商圈的形成。

第三,騎機車是點到點的消費行為,步行則是線性的。騎機車的消費者,大多希望可以直接從家門騎著機車直達遇消費的門口。單次的消費行為只涉及了家、道路、店三個空間的參與。然而步行則不同,步行將通勤的時間轉換為了逛街的過程,每經過一個店面都碰撞出可能的消費機會。商業因此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

每一個店家都希望消費者可以騎著機車方便的從各地前來我這裡消費,但卻又不希望機車的停放破壞了精心設計的消費空間。機車的停放成為了大家都需要卻又不想在自己家後院的鄰避設施。

增加行人數量因此成為促進台灣發展的下一個方向。目前政府的政策除了增加大眾運輸的使用率以及鋪設人行道營造行人友善環境之外,還會搭配塗銷停車格增加使用自用載具的成本。但是忽略台灣人喜歡騎機車的事實,又不讓機車族停車,便造成了機車大量湧入人行道停車的情形。因此我建議政府可以在商業區附近劃地或給予獎勵等輔導設立機車停車塔。一棟十層樓的停車塔也許就可以停放上百輛的機車,滿足了機車族的停車需求才有嚴格在人行道禁止停騎車的理由。而上百輛的機車也代表將會有上百名行人從停車塔出入,因此停車塔的附近將成為做生意的一級戰區,原本的鄰避設施變成了大家都希望蓋在旁邊的利多建設。

城市的文化由商業區發展起來,無論是紐約的蘇活區或是日本的澀谷,而推動台灣城市商業發展的下一步便是增加步行人口。你認為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